发布时间:2023-5-29 分类: 电商动态
近年来,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发展迅速。根据Statista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440亿台IOT设备。疫情期间,AI、大数据、物联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支撑人们衣食住行的坚实“基地”。
细数物联网产品经历的几个阶段:从工业时代没有联网的传统产品,到逐渐联网的产品,产品和上层业务逐渐数字化,现在借助AI技术,高维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也具备了结构化条件,物联网设备沉淀的数据开始回馈业务。不难发现,虽然AI与IoT的全面融合还很遥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AIoT新技术的融合,智能空间已经逐渐从家庭场景拓展到办公区、商业楼宇、酒店等更广阔的领域,成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商业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
AIoT具有很大的前景,中小企业很难入局?
AloT,AI和IoT技术的融合,不是一种新技术,而是IoT的一种新应用形式。如果物联网络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对象的互联,AIoT会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智能特性,从而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大家熟悉的单车共享、智能家居、无人驾驶都是AIoT应用的产物。
根据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超过65%的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智能音箱或智能面板形式的AI管家,一个家庭可以拥有10台AI感知设备;同时,全国90%的社区将使用智能车牌识别进行停车,全国408万白领将在智能办公室工作,近700家酒店将升级为AI酒店。AIoT多终端智能连接的属性决定了智能家居在家居应用、建筑、生活等方面将充满机遇。
在行业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与其他领域相比,2017年首次向公众提出的“AIoT”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个基于物联网络、大数据、云计算、AI等高科技技术的新兴产业,决定了入局必须具备强大的资本积累、技术研发能力、人才储备和商业模式;相比之下,对于技术研发薄弱的传统企业或资本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转型难度太大,容易陷入转型困境。
这也是为什么入局AIOT领域只有少数互联网巨头的原因
为传统家居企业赋能,AIoT迎来重大收益
随着5G的加速落地和新基建的大力推进,技术成为驱动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内驱力”。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需求和普罗大众的智能化需求从未如此迫切。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除了资金和技术的壁垒外,无线模块协议异构、AI融合复杂、交付缓慢、物联网安全隐患大、涉及软硬件的音视频能力专业性强等问题也是阻碍企业升级的重要原因。
近日,AIoT行业迎来重大利好消息。在不久前举行的萤石2020新品发布会上,萤石推出了EZloT开放平台。据了解,该平台主要面向品牌主、产品厂商和解决方案运营商,可提供一站式产品组网和智能解决方案,核心包括设备连接、App控制、设备消息推送、语音控制、设备管理、数据统计和安全等。
与其他物联网平台相比,EZloT开放平台具备丰富的组网和智能硬件类型的设计、R&D、生产和运营能力,以及能够“抵御”1亿视频设备接入数量的全球物联网云平台能力;同时,萤石IOT自身的安全等级保障体系,以及R&D a
在EZIoT平台上,所有接入平台的厂商只需要关注自身设备的硬件研发,不需要过多关注组网所需的基础设施。对于大多数没有转型之门的中小企业和传统家居制造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对于产品厂商来说,只需要关注产品本身的专业设计和生产,组网部分所需的模块、产品生产的组网生产测试以及用户端的标准App,包括数据治理和端到端安全,都由EZIoT平台统一提供,让智能转型企业依然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产品制造,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随着人们对智能化需求的激增,智能化场景逐渐从家庭延伸到公寓、酒店、办公区等商业场景,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迫切需要智能化升级。针对这种情况,萤石还推出了企业萤石云,通过开放平台、增值服务和硬件产品,帮助商家快速打造更丰富、更饱满的商用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支持定制化、专属化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安全、智能的环境,也为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商业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更便捷的体验。目前,这一生态平台已广泛应用于长短租、公寓、办公区、酒店等智能生活领域。
EZloT开放平台和企业萤石云的推出,通过整合萤石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安全能力和数据运营能力,为智能家居上下游企业赋能。这也标志着萤石进一步向企业愿景发展,成为安全智能家居产品和物联网络平台的可靠提供商。对于整个AIoT行业来说,相比其他2C智能云平台,萤石的入局意味着中小企业和开发者会有更多的机会。
经过7年的业务进化和技术沉淀,萤石实现了从消费品牌、到消费品牌、再到平台生态赋能者的“自然进化”转型。近日,萤石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正式更名为“萤石Zhiju 物联\",”,这也表明了其进军AIoT的决心。
根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到2022年,80%的企业物联网络项目将以AI为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随着5G和新基建的加速推进,以及物联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相互促进和渗透,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等一大批“智能”新业态将不断涌现。万物互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时候万物都可以互联,还有待观察。